<bdo id="b5u9s"><label id="b5u9s"></label></bdo><samp id="b5u9s"></samp>

      國際救助兒童會  |  關注我們           
      官方微博
      兒童營養與健康
      項目介紹   |   最新進展   |   案例故事   |   圖片   |   視頻   |   出版物

      project-education.jpg

      我們在兒童健康和營養項目領域主要關注的問題是5歲以下兒童的生存和和影響。在中國,兒童健康和營養工作領域的主要挑戰是:東西部地區以及城鄉在服務質量方面的差異顯著;5歲以下兒童死亡中新生兒死亡的比例在增加;一些國際上較新的、較確鑿的母嬰保健和兒科實踐沒有被我國的臨床醫生知曉,并應用于基層的臨床診療工作。

      2016年,救助兒童會的健康和營養工作以保證生活在偏遠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孕產婦、新生兒和5歲以下兒童及他們的母親能平等地獲得高質量的營養與衛生服務。我們致力于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母嬰保健專業能力,使他們能夠對新生兒和早產兒提供更專業的服務;推廣兒童疾病綜合管理;促進農村計劃免疫信息系統的應用和管理等。這些措施意在縮小國內醫療體系中的城鄉差異,降低西部農村地區母嬰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同時,救助兒童會與包括國家衛生計生委在內的各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科研機構和醫務人員在兒童常見病、新生兒健康、兒童營養母乳喂養等領域持續開展了合作,將國際上的先進醫療理念引入中國。 

      在“國家早產兒干預研究項目”的支持下,將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早產兒“袋鼠式護理”(Kangaroo mother care)引進到中國,目前在10所醫院開展臨床試點。我國早產發生率大約在7%左右,每年約有120萬早產兒出生,早產已成為我國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嬰兒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早產的有效防治對于進一步降低我國嬰兒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

      從2015年8月以來,四川健康項目組在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和冕寧縣的6家縣級醫院開展實施“嬰兒基礎保健”項目,一共培訓了344名臨床醫護人員來提升醫務人員對新生兒基礎保健的服務能力,有效的預防和降低了新生兒窒息和感染導致的死亡。2016年有12,142名新生兒在這6家醫院出生,沒有發生一例可預防疾病導致的新生兒死亡。

      2016年我們繼續在新疆墨玉縣和云南臨滄地區推行“兒童疾病綜合管理”(IMCI)策略,對項目所在地的村醫和縣級醫院的基層醫務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兒童疾病治療能力,同時也向兒童家長普及了很多兒童健康知識,大幅度地降低了當地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