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救助兒童會攜手合作伙伴于2016年9月共同發起的2016-2018融合(全納)教育公益項目,旨在推廣全納教育理念,呼吁公眾關注殘障兒童在普通學校接受教育的權利,為每一名兒童創造更加融合、更有利于孩子潛能發展的教育環境。
2009年至2015年,救助兒童會先后在四川、云南、新疆的多個縣市成功開展了兩期融合(全納)教育公益項目。第二期項目結束后,累計有2,022 名殘障兒童和 12,404 名普通兒童從中受益。在項目試點地區,相關工作人員逐漸接受和認同全納教育這一理念,為全納教育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2016年至2018年,救助兒童會還將和合作伙伴一起繼續推進融合(全納)教育公益項目試點工作,努力發掘中國全納教育的最佳實踐模式,以期未來將中國的實踐經驗分享給全球其他國家。新一期的項目將通過幾個維度與合作伙伴一道全面推進全納教育工作,包括在項目學校繼續開展試點工作,對師范類學生開設全納教育課程,推動地方和國家層面的政策落實,消除公眾對于殘障兒童的刻板印象等。目前,隨著國家層面支持性政策出臺,各地有關全納教育相關政策或指南也相繼出臺,并引入國際領先的特殊教育資源,為全納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